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臺大校史專題
TOPIC ON HISTORY OF NAITONAL TAIWAN UNIVERSITY 
開課學期
95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歷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李東華 
課號
Hist5300 
課程識別碼
123 U736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史研 
備註
範疇:台灣、中國。領域:思想。
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2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51lith2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科目名稱:臺大校史專題
科目名稱(英文):Topics on History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
一、課程簡介
國立臺灣大學長期以來係台灣第一最高學府,承載著台灣史上學術、文化發展的主要面向。由於台灣歷史的特殊性,又反映了中日兩國間學術發展的承續與斷裂課題,因此,臺大校史非同其他各類校史一樣,單單反映一時一地的學校歷史,而呈現了更為寬廣的時空變遷意義。
自2000年以降,臺大校方開始要求各單位積極進行系、院歷史之寫作,個人身處此境,近年來頗注意臺大校史的探索。臺大校史,不應只包含1945年以後國立臺灣大學時期的歷史,其前身日治時代之臺北帝國大學自應包括在內,遙O大基礎、設備莫不奠基於該時期也。往昔因種種因素影響,臺北帝大歷史向無人研究,晚近以來本系吳密察先生率先帶領學生從事臺北帝大史之探索,除自身撰寫相關論文外,先後出版《臺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》二期(1996、1997年),開創之央A不可磨滅。個人僅於四年前,開始注意台灣大學,特別是文學院院史的相關研究,本人期望台大學生,特別是歷史系學生,有緣能駐足於台灣第一的學府中,也能為校史略盡棉薄之力。想帶動一種風氣來鑽研台大校史,大家共同來為已屆六十年(帝大史近八十年)的臺大校史留住記憶,書寫信史。
二、課題與進度
課題 進度
一、引言:校史兩階段 第一週
二、從公學校到帝國大學:從殖民地教育的演進看臺北帝大創校的背景與經過 第二、三週
三、文政與理農二學部:早期帝大(1928~1937) 第四、五週
四、從二學部?鴗倌(c7b3)﹛G帝大後期的發展(1937~1945) 第六、七週
五、台灣光復與帝大的接收改制:羅宗洛與臺大 第八、九週
六、陸志鴻治校與臺大 第十、十一週
七、臺大的轉折與奠基:莊長恭與傅斯年時代的臺大 第十二、十三週
?K、傳承與斷裂:以歷史學為例 第十四週
九、國共對峙下的臺灣大學(1951~1980):錢思亮與閻振興時代 第十五、十六週
十、二十年來的轉變 第十七週
十一、結語 第十八週
三、評量方式
(1)修習學生,每人須選題作一專題研究報告。題目可以是校史人物,可以是可以是某一階段系、院之發展,也可以是某一學科、學術之傳承演變,不一而足。報告佔成績50%。
(2)學期考試,佔50%。
四、參考書目
1.松本巍著、蒯通林譯,《台北帝國大學沿革史》,台大:油印本,1960。
2.黃?o時,〈從台北帝國大學設立到國立台灣大學的現狀〉,《台灣文獻》,26、27號,1965。
3.吳密察,〈從日本殖民地教育學制發展看台北帝國大學的設立〉,《台灣近代史研究》,台北:稻香出版社,1980。
4.台大台灣研究社,〈Academia-台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〉,創刊號(1996年4月)、第2期(1997年5月)。
5.李東華,〈勳績盡瘁,死而後已-傅孟真先生在台大〉,《臺大歷史學報》,20期(1996年11月),129-162。
6.雀i發,〈台北帝國大學的南方研究(1937-1945)〉,《台灣風物》,49:3,1999年3月。
7.鄭麗玲,《帝國大學在殖民地的建立與發展-以台北帝國大學為中心》,台灣師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,2001年4月。
8.李東華,〈光復初期的台大文學院(1945-1950)(一)-羅宗洛接收時期〉,《結網二編》,台北:東大書局,2003。
9.歐素瑛,《傳承與創新:戰後初期的台灣大學,1945-1950》,台灣師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,2004年7月。
10.項潔主編,《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稿(1928-2004)》,台北:台灣大學,2005年6月。
11.歐素瑛,〈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留用的日籍師資〉,《國史館學術集刊》,6(2005年9月),145-192。
12.李東華,〈論陸志鴻治校風格與臺大文學院(1946.8-1948.5)〉,《臺大歷史學報》,36(2005年12月),267-315。 

課程目標
1.藉此明瞭台灣高等教育的發軔與演變。
2.引導學生探索臺灣大學自身的創設歷史。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主要參考書目
1.松本巍著、蒯通林譯,《台北帝國大學沿革史》,台大:油印本,1960。
2.黃得時,〈從台北帝國大學設立到國立台灣大學的現狀〉,《台灣文獻》,26、27號,
1965。
3.吳密察,〈從日本殖民地教育學制發展看台北帝國大學的設立〉,《台灣近代史研
究》,台北:稻香出版社,1980。
4.台大台灣研究社,〈Academia-台北帝國大學研究通訊〉,創刊號(1996年4月)、第2
期(1997年5月)。
5.李東華,〈勳績盡瘁,死而後已-傅孟真先生在台大〉,《臺大歷史學報》,20期
(1996年11月),129-162。
6.許進發,〈台北帝國大學的南方研究(1937-1945)〉,《台灣風物》,49:3,1999年3
月。
7.鄭麗玲,《帝國大學在殖民地的建立與發展-以台北帝國大學為中心》,台灣師大歷史
研究所博士論文,2001年4月。
8.李東華,〈光復初期的台大文學院(1945-1950)(一)-羅宗洛接收時期〉,《結網二
編》,台北:東大書局,2003。
9.歐素瑛,《傳承與創新:戰後初期的台灣大學,1945-1950》,台灣師大歷史研究所博士
論文,2004年7月。
10.項潔主編,《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稿(1928-2004)》,台北:台灣大學,2005年6月。
11.歐素瑛,〈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留用的日籍師資〉,《國史館學術集刊》,6(2005年9
月),145-192。
12.李東華,〈論陸志鴻治校風格與臺大文學院(1946.8-1948.5)〉,《臺大歷史學
報》,36(2005年12月),267-315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學期報告 
50% 
修習學生,每人須選題作一專題研究報告。題目可以是校史人物,可以是可以是某一階段系、院之發展,也可以是某一學科、學術之傳承演變,不一而足。報告佔成績50%。  
2. 
學期考試 
50% 
學期考試,佔50%。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9  一、引言:校史兩階段 
第2週
9/26  二、從公學校到帝國大學:從殖民地教育的演進看臺北帝大創校的背景與經過(一) 
第3週
10/03  二、從公學校到帝國大學:從殖民地教育的演進看臺北帝大創校的背景與經過(二) 
第4週
10/10  國慶日停課一次 
第5週
10/17  三、文政與理農二學部:早期帝大(1928~1937 
第6週
10/24  四、從二學部到五學部:帝大後期的發展(1937~1945)(一) 
第7週
10/31  四、從二學部到五學部:帝大後期的發展(1937~1945)(二) 
第8週
11/07  五、台灣光復與帝大的接收改制:羅宗洛與臺大(一) 
第9週
11/14  五、台灣光復與帝大的接收改制:羅宗洛與臺大(二) 
第10週
11/21  六、陸志鴻治校與臺大(一) 
第11週
11/28  六、陸志鴻治校與臺大(二) 
第12週
12/05  七、臺大的轉折與奠基:莊長恭與傅斯年時代的臺大(一) 
第13週
12/12  七、臺大的轉折與奠基:莊長恭與傅斯年時代的臺大(二) 
第14週
12/19  八、傳承與斷裂:以歷史學為例 
第15週
12/26  九、國共對峙下的臺灣大學(1951~1980):錢思亮與閻振興時代 
第16週
1/02  十、二十年來的轉變 
第17週
1/09  十一、結語 
第18週
1/16  期末測驗